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31

131.他们在其它方

131.他们在其它方面很谦逊,有点简单,但思维足够正确。从他们所拥有的光就能推断出他们理解力的性质。事实上,理解力取决于对天堂之光的接受方式。因为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是神性真理,这太阳放出光芒,并使天使不仅能看见,还能理解。在天堂,这光是强烈的(AC 1117, 1521-1522, 1583, 1619-1632, 4527, 5400, 8644)。在天堂,一切光都来自在那里显为太阳的主(AC 1053, 1521, 3195, 3341, 3636, 4415, 9548, 9684, 10809)。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AC 3195, 3222, 5400, 8644, 9399, 9548, 9684)。这光照亮天使和灵人的视觉和理解力(AC 2776, 3138)。天堂之光也照亮世人的理解力(AC 1524, 3138, 3167, 4408, 6608, 8707, 9128 [原文9126], 9399, 10569)。

属天的奥秘 #2788

2788.“到了第三

2788.“到了第三日”表示完成和成圣的开始,这从“第三日”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日”表示状态(23, 487, 488, 493, 893节);“年”,以及总体上的一切时间段也是如此,如一小时,一天,一周,一月,一年或一个世纪;早晨、中午、晚上、黑夜;春、夏、秋、冬。当这些时间段加上“第三”时,它们表示这个状态的结束,同时表示下一个状态的开始。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通过试探实现的成圣,所以“第三日”表示完成,同时表示成圣的开始,这从前面的论述也可推知。这种含义的原因在于,当主应验了一切时,祂会在第三日复活,因为主活在世上时已经成就,或将要成就的事都体现在教会的代表里面,仿佛它们已经成就了。圣言的内义也是这样,因为在神里面,是和成为是一样的,或说尚未实现的和已经实现的是一样的;事实上,对祂来说,整个永恒就在此处和现在,或说一切永恒都是当下。
这就是为何数字“三”不仅在古教会和犹太教中是代表,而且在各外邦民族当中也是代表。关于这个数字的说明,可参看前文(720, 901, 1825节)。这就是“三”的含义的来源,这一点清楚可见于何西阿书:
让我们归向耶和华,因为祂撕裂,也必医治我们;祂击伤,也必缠裹我们。过两天祂必使我们苏醒,第三天祂必使我们兴起,我们就可以活在祂面前。(何西阿书6:1-2)
此处“第三天”表示主的降临和祂的复活。这一点同样从约拿清楚看出来,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约拿书1:17);对此,主在马太福音如此说:
约拿怎样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必怎样三日三夜在地心里。(马太福音12:40)
要知道,就圣言的内义而言,“三日”和“第三日”意思是一样的。以下经文的“三”和“第三”意思也是一样的。约翰福音:
耶稣对犹太人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祂是指着祂身体的殿说的。(约翰福音2:19-21; 马太福音26:61; 马可福音14:58; 15:29)
众所周知,主在第三日复活。由于同样的原因,主将祂的一生分成了三个时期或阶段,如路加福音所说的:
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你看吧,今天、明天我赶鬼进行医治,第三天我就完成了。(路加福音13:32)
主也在那一天的巳初(即上午第三时)承受祂的最后试探,也就是十字架受难(马可福音15:25);三小时后,或约有午正(第六时),遍地都黑暗了(路加福音23:44);又三小时后,或申初(第九时),气就断了(马可福音15:33-34, 37)。但在“第三日”早晨,祂复活了(马可福音16:1-4;路加福音24:7;也可参看马太福音16:21; 17:22-23; 20:18-19; 马可福音8:31; 9:31; 10:33-34; 路加福音18:33; 24:46)。由于这一切,尤其由于主在第三日复活,数字“三”具有一种代表性和属灵的含义。这一事实从以下圣言经文清楚看出来,出埃及记:
当耶和华降临西乃山时,祂吩咐摩西叫百姓今天明天分别为圣,又叫他们洗衣服,到第三天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降临。(出埃及记19:10-11, 15-16)
民数记:
以色列人从耶和华的山起行,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华的约柜在他们前面行了三天的路程,为他们寻找安歇的地方。(民数记10:33)
出埃及记:
埃及全地就有幽暗三天之久,他们不能看见人和弟兄,惟有以色列人有光。(出埃及记10:22-23)
还愿祭或甘心祭的肉要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吃完;一点也不可留到第三天,但剩下的要焚烧,因为它是可憎嫌的。平安祭的肉也是如此,利未记:
第三天若吃了平安祭的肉,这祭必不蒙悦纳,但灵魂必担当它的罪孽。(利未记7:16-18; 19:6-7)
民数记:
摸了死尸的,那人到第三天要洁净自己,第七天就洁净了;否则,灵魂必从以色列中剪除,第三天和第七天,洁净的人要洒水在不洁净的人身上。(民数记19:12-13, 19)
又:
凡杀了人的,和凡摸了被杀之人的,第三日、第七日,都要洁净自己。(民数记31:19)
利未记:
他们到了迦南地,三年之久,要以树的果子为未受割礼的,是不可吃的。(利未记19:23)
申命记:
每三年之末,他们要将那年的出产全部的十分之一都取出来,存放在他们的城门内,利未人,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吃。(申命记14:28-29; 24:12)
出埃及记:
一年三次,他们要向耶和华守节,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出现在主耶和华的面前。(出埃及记23:14, 17; 申命记16:16)
约书亚记:
约书亚吩咐百姓,三日之内,他们要过这约旦河,继承这地。(约书亚记1:11; 3:2)
撒母耳记上:
耶和华三次呼唤撒母耳,撒母耳在第三次回答了祂。(撒母耳记上3:8)
又:
当扫罗想杀大卫时,大卫藏在田野,直到第三日晚上。约拿单告诉大卫,他要在第三日探他父亲的意思。约拿单说,他要向磐石旁边射三箭,然后大卫在约拿单面前脸俯于地,拜了三拜。 (撒母耳记上20:5, 12, 19-20, 30, 36, 41)
撒母耳记下:
大卫要从三样灾中选一样,是这地上有七年饥荒呢?是在他敌人面前逃跑三个月呢?是在这地上有三日的瘟疫呢?(撒母耳记下24:12-13)
又:
在大卫的日子有饥荒,一年接一年。(撒母耳记下21:1)
列王纪上:
以利亚三次伏在死去孩子的身上,使他复活。(列王纪上17:21)
又:
以利亚给耶和华筑坛时,吩咐他们在燔祭和柴上倒三次水。(列王纪上18:34)
列王纪下:
火烧灭了前两次被差遣去见以利亚的五十夫长,但没有烧灭第三次被差遣去见他的人。(列王纪下1:13-14)
又:
赐给希西家王一个证据,那年他们要吃自生的,第二年也要吃自长的;第三年他们要耕种收割,栽植葡萄园,吃它们的果子。(列王纪下19:29)
但以理书:
但以理就到自己家里,打开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在那里一日三次双膝跪着感谢祷告。(但以理书6:10, 13)
又:
但以理悲伤了三个七日。没有吃美食,没有喝酒,也没有用膏抹他自己,直到满了三个七日。(但以理书10:2-3)
以赛亚书:
以赛亚露身赤脚行走三年,作为关乎埃及和古实的预兆奇迹。(以赛亚书20:3)
出埃及记:
灯台每一边都要杈出三个枝子,每枝上都有三个杏仁状的杯。(出埃及记25:32-33)
又:
在乌陵和土明中,每行有三种宝石。(出埃及记28:17-20)
以西结书:
新殿要有卫房,这旁三间,那旁三间,它们三间都是一样的尺寸;那家的廊子,门宽要这边三肘,那边三肘。(以西结书40:10, 21, 48)
又:
新耶路撒冷要北面有三门,东面有三门,南面有三门,西面有三门。(以西结书48:31-34; 启示录21:13)
这一点同样可见于以下经文,马太福音:
彼得三次不认耶稣。(马太福音26:34, 69等)
约翰福音:
主三次对彼得说,你爱我吗?(约翰福音21:17)
还有这个比喻,路加福音:
栽葡萄园的人三次打发仆人去,最后打发他的儿子去。(路加福音20:12;马可福音12:2, 4-6)
马太福音:
在葡萄园作工的人是在第三时、第六时、第九时和第十一个时被雇来的。(马太福音20:1-17)
路加福音:
无花果树因三年不结果,就要被砍掉。(路加福音13:6-7)
正如三个一组和三分之一都具有一个代表意义,第三部分也是如此。如在以下经文,民数记:
细面伊法十分之二,并油一欣的第三部分,调和作素祭。又用酒一欣三分之一作奠祭。(民数记15:6-7; 以西结书46:14)
以西结书:
先知以西结要使剃刀剃过他的头和胡须,然后须发平分,将第三部分用火焚烧,将三分之一在城周围用剑击砍,将三分之一任风吹散。(以西结书5:1-2, 11)
撒迦利亚书:
在全地,两分必被剪除,三分之一仍必存留;然而,这三分之一要经火熬炼。(撒迦利亚书13:8-9)
启示录:
第一位天使吹号,就有雹子与火搀着血丢在地上,树的第三部分被烧了。第二位天使吹号,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第三部分变成血,导致海中有灵魂的生物的第三部分死了,船只的第三部分也坏了。第三位天使吹号,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火把从天上落下来,落在江河的第三部分上;这星名叫茵陈。第四位天使吹号,日头的第三部分,月亮的第三部分,星辰的第三部分都被击打,以致日月星的第三部分黑暗了,白昼的第三部分没有光,黑夜也是这样。(启示录8:7-12)
又:
那四个要杀人的第三部分的使者就被释放。(启示录9:15)
又:
马的口中所出来的火与烟,并硫磺,这三样杀了人的第三部分。(启示录9:18)
又:
龙用他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第三部分,把它们摔在地上。(启示录12:4)
然而,“第三部分”(A third part)表示尚未完成或结束的某种东西,而“三分之一”(a third)和“三个一组”(a trine)表示已经完成的东西:对恶人来说,是邪恶,对善人来说,是良善。

属天的奥秘 #10570

10570.“所以我

10570.“所以我和你的百姓才比地面上的所有人民都要尊贵”表由此而来的在教会所在的地方超越全世界所有人的显赫。这从“比地面上的所有人民都要尊贵”的含义清楚可知,“比地面上的所有人民都要尊贵”是指超越全世界所有人的显赫。之所以也表示在教会所在的地方,是因为“地”表示教会,如下文所述。
  正是这个目的,就是他们要变得比全世界所有人都要显赫,促使以色列民族敬拜耶和华,并使他们能处于外在的神圣。这一点从前面关于这个民族的说明清楚看出来。这个人民能处于外在的神圣,并且在别人看来似乎是敬拜神的人,这一点从圣言的历史部分所提到的偶像崇拜者清楚看出来,他们同样能做表面上的事。但谁都能从以下事实看到并推断出,这些偶像崇拜者没有内在的神圣,即:使得敬拜变得内在的,是圣言中所揭示的神性真理,只要人们知道它们并照之生活。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真理,一个人也能以一种神圣的方式敬拜神,那么就不需要任何教会的教义,也不需要任何讲道了。
  由于这个民族具有这种性质,即他们比别人显赫的目的能使他们处于外在的神圣,并且在这样的人当中,代表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事物,也就是其敬拜的外在事物能传给天使,与天堂的联结由此得以建立,所以这个民族被接纳。但是,人若以为他们由此成为敬拜神的人,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是自我和世界的敬拜者,心里是偶像崇拜者。由于他们具有这种秉性,所以属于对主之信和爱的敬拜的内层事物并未揭示给他们。这一点从旧约,以及这一事实明显看出来:当主降世时,他们并不承认祂,现在仍不承认祂;即便从预言部分接受了关于主的教导,他们也不接受这些教导。他们渴望的是一位能把他们提升到全世界所有人之上的弥赛亚,而不是一位其国度在天上,并从那里着眼于地上所有人的拯救的弥赛亚。由此可见这个民族自古以来是什么样,为何经上在此说,耶和华与他们同去,他们才会比地面上的所有人都要尊贵。
  “地面上”这个词要理解为凡教会存在的地方;因为“土地”(ground)和“地”所表相同,即表示教会(关于“地”表示教会,可参看9325节提到的地方)。但“土地”表示教会的原因和“田地”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因为它接受各样种子,然后这些种子长成植物并结出果实,以此表示信和爱的真理和良善。因为人就是接受这些的一个容器,如同接受种子的土地。然而,地被称为一个教会是由于住在地上的人,教会与这些人同在。但由于土地和地一样,都意味着空间上的延伸,所以译者就用“地”这个词代替“土地”。他们在此说“地面上”,以取代“土地面上”,在其它地方也一样。然而在原文,表示“土地”的这个词来源于一个完全不同于表示“地”的这个词的词根。
  “土地”表示教会,和“地”一样,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各处经文明显看出来,仅从中引用一些经文,如耶利米书:
  他们的贵胄打发小子打水,他们来到坑边,见没有水,就拿着空器皿回来,因为无雨降在地上,土地都干裂。(耶利米书14:3, 4)
  此处“土地”表示教会,“地”也是,因为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真理的缺乏和由此导致的教会的毁灭;“水”表示真理;“坑”表示这些真理,因而教义存放的地方;“器皿”表示它们的接受者;“雨”表示来自天堂的它们的流注;“地”是指教会所在的地方;“土地”是指教会本身,经上说这教会由于干旱,因而由于缺乏来自天堂的真理而干裂。
  以赛亚书:
  七十年终了以后,耶和华必眷顾推罗,她就仍得淫资,与土地面上的地上万国行淫。最终她的货品和淫资都要归耶和华为圣。(以赛亚书23:17, 18)
  “推罗”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方面的教会,因而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这些认知或知识。当它们为了利益、地位和知道它们的名声而被教导时,因而当它们可以说被出售,而不是为了真理本身的缘故被教导时,就被称为“淫资”。在圣言中,这就是所谓的“淫妇”和“淫行”。“与地上万国行淫”表示与教会的一切真理如此行;“土地面上”表示凡教会所在的地方。由于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仍旧是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本身,因而仍旧是神性,尽管对教导并“出售”它们的人来说,它们被用来获利,因而是“淫资”,所以经上说“她的货品和淫资都要归耶和华为圣”。
  凡思维超越字义的人都能看出,此处所指的不是淫资,也不是与地上万国行淫,这类事物也不会归耶和华为圣。
  诗篇:
  你发出你的灵,它们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换为新。(诗篇104:30)
  “耶和华的灵”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9818节);“受造”表示被新造,也就是重生(10373节);“使地面更换为新”表示改造并建立教会;“地面”表示凡教会之物能被接受的地方。其它经文提到的“地面”所给相同(如创世记7:4; 8:8, 13; 出埃及记32:12; 民数记12:3; 申命记6:15; 7:6; 撒母耳记上20:15; 撒母耳记下14:7)。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